发布时间:2025-11-11
为帮助同学们科学认识压力、有效管理情绪,以更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与生活,11月9日,创管2201班在创业学院601会议室举办以“压力,我的朋友?”为主题的心理班会,聚焦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压力”议题,通过创意互动与深度分享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而又触动心灵的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开始,心理委员胡欣以一段关于现代人压力现状的短视频切入,迅速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共鸣。随后,班会进入了第一个创意环节——“压力可视化:我的情绪备忘录”。心理委员并未采用传统的纸笔,而是引导大家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打开熟悉的备忘录功能,用文字、符号甚至简单的涂鸦,即时记录下脑海中浮现的与“压力”相关的画面。

一时间,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指尖在屏幕上的轻快敲击与滑动。这个极具特色的互动方式,瞬间拉近了抽象概念与真实感受的距离。几分钟后,分享环节揭开了同学们内心世界的“压力图景”:有人画了一座摇摇欲坠、写满“DDL”的积木塔;有人写下“深夜台灯下,独自面对一本翻不完的书”;有人描绘了“周围人群熙攘,自己却身处透明隔膜之中”的孤独场景;还有人简洁地列出了“钱包→0,作业↑↑”的对比箭头……这些生动而具体的画面,不仅是个人情绪的宣泄,更让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彼此的焦虑与压力如此相似,一种理解与慰藉在无声中流淌。

为了将这份共鸣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班会特别邀请了班级同学邓惕进行个人分享。邓惕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坦诚地讲述了她如何在学业竞争、就业压力与未来规划的多重压力下,从最初的焦虑失眠到逐渐学会与压力共处的过程。她分享了自己实用的“压力分解法”——将宏大的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以及通过运动、音乐和与朋友倾诉进行自我调适的心得。“压力并非洪水猛兽,”她说道,“当我们愿意正视它、剖析它,甚至像今天这样把它画出来、写下来时,它就已经失去了一半的威力。它可以是阻路石,也可以是推动我们前进的波浪。”邓惕同学富有启发性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心理委员胡欣对同学们分享的压力画面和邓惕的发言进行了梳理总结。她指出,压力是现代生活的常态,关键在于我们应对它的态度与方法。她鼓励大家要像本次班会所尝试的那样,勇于表达情绪、主动寻求支持、掌握科学方法,将压力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
本次心理班会圆满落幕。它不仅是一次关于压力的科普,更是一次心灵的集体疗愈。通过“手机备忘录”这一新颖的载体,同学们将无形的压力化为有形的表达,在彼此的见证与倾听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与支持。相信创管2201班的全体同学将以此为契,更好地关照自我内心,轻装前行,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通讯员:胡欣、贾英迪
审核:艾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