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1
2025年10月1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学校杰出校友宋志平先生回母校武汉理工大学调研交流。宋会长先后调研了中建材玉兰园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随后在创业学院601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与师生代表围绕创新创业深入交流。参会领导包括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春江、麦立强,本科生院院长肖静,产业集团总裁高国伟,创业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喻平,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向永坤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秘书李秀兰等。参加会议的还有15位在国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中获优异成绩的学生代表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珠峰实验班”的20位同学。
10月18日下午宋志平会长调研团队一行首先参观了大型游轮游艇梦工场、陶瓷艺术梦工场以及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梦工场。

调研结束后,座谈会在创业学院601会议室正式开始,由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麦立强主持,议程紧凑且内容丰富。

环节一:学生汇报,展现双创成长突破
会议第一项,学生代表汇报创新创业情况。此前,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中,武汉理工大学在王发洲校长带领下斩获4金、3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金奖数位列湖北省第二,且在红旅赛道实现首金突破。三位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了成长经历与收获,其中刘志哲以“武汉理工大学双创教育培育下的创业心得”为题,讲述了双创教育对个人创业道路的指引。王陈琦同学以“从0到1的破局之路:我们的互联网+金奖实战录”为题,分享了从普通本科生成长为创业者的蜕变。陈一鸣同学以“本科生双创实践:以金刚石轴承技术叩开国金大门”为题,介绍了团队凭借润滑金刚石推力轴承项目获大赛本科生创意组金奖的经历。
环节二:自由交流,深度对话优秀校友
会议第二项为自由座谈交流,学生代表积极提问,嘉宾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来自新疆的创管2201班少数民族学生叶尔能·塞山阿里分享创业历程:从大一尝试创业,在学校与创业学院支持下参加各类竞赛和创业项目,已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但对未来返乡创业还是留在内地发展心存疑虑。与会嘉宾建议,创业地点选择需综合考虑项目市场需求、应用场景及个人适应性,无论振兴家乡还是扎根内地,都能实现自身价值。另有同学表达对未来创业的担忧,向宋志平会长请教指导建议。宋会长结合以色列考察经历指出,学校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至关重要。以色列作为“创业国度”,学生在校可开小公司、教师校外有企业,此种模式值得借鉴。虽然国内大学不直接经营企业,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动手能力同样关键,他鼓励同学们尽早树立创业意识,融入市场、提升实践能力。
环节三:会长讲话,分享创新创业智慧
宋志平会长发表讲话。作为我国企业界杰出领袖,他拥有丰富的企业改革发展与经营管理经验,对企业创新、战略规划、建材行业发展具有深刻独到见解。此次讲话中,他深入分享企业经营智慧与人生感悟,重点阐述“三精管理”理念——经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健化。他表示,这一理念不仅能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有效路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环节四:校长致谢校友助力发展
校长王发洲表示,宋志平会长在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举办之际拨冗返校,既体现了对母校的牵挂与热爱,亦彰显了对后辈学生的关爱与提携。王校长强调,校友是大学精神的鲜活展现,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宋会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校友与学校的深刻联结。同时,王发洲校长介绍了学校近年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在广大校友助力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未来将持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理工特色双创教育体系。
座谈会最后,麦立强副校长总结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宋志平会长分享的经营哲学与管理智慧为师生带来诸多启发,希望同学们认真领会“三精管理”理念,学习会长“多赚三桶水”的经营智慧与“干毛巾拧出三滴水”的管理艺术,将此次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追求卓越。
与会师生纷纷感谢宋志平会长及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学院未来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吸收宋会长关于学校双创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真知灼见,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更紧密对接的新机制、新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多支持与机会,助力他们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供稿:李婉青、桂林;审核:彭华涛、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