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2
2025年3月10日上午9时,湖北省人社厅服务在鄂高校创新创业座谈会在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103会议室举办。此次座谈会汇聚了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省人社厅”)相关领导以及多所在鄂高校代表,围绕“科技赋能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主题,深入探讨发展路径,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出席座谈会的省人社厅领导包括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鸿,省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鲁文艳等领导。高校方面,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麦立强,本科生院院长肖静,人事处处长郭永琪,创业学院院长喻平,副院长艾靓、彭华涛,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代表齐聚,共同为创新创业事业建言献策。
会议伊始,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麦立强致辞。他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介绍了学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积极实践与显著成果。自2015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成立以来,该学院整合教育教学、创业载体运营与服务、双创活动组织与交流等功能,依托学校建材建工、交通和汽车三大行业特色及学科优势,打造了10个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梦工场”。这一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成绩斐然。近5年,成功孵化30余家估值“千万级”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中荣获1400多项奖项,其中有45项国际奖、265项国家级奖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武汉理工大学以年度获奖总数565项、总分100分的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成绩斐然。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黄刚、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喻平、华中农业大学成协设、三峡大学李立军、湖北工业大学夏星、湖北文理学院唐明生,6位高校代表,围绕创新创业主体培育、载体建设、服务创新、支持政策和生态体系等关键方面重点发言。
黄刚副院长分享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创新创业主体培育方面的经验。学校构建了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路径,并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挖掘和培养创新人才。他指出,当前跨学科融合存在不足,影响创新项目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他建议高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交流合作,营造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氛围。
喻平院长聚焦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武汉理工大学的“梦工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全方位支持,但在运营中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和场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他提出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估和调配机制,合理分配资源,加强对闲置场地的管理,提高载体运营效率。
成协设主任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实际,就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发表见解。学校发挥农业学科优势,为涉农创业项目提供专业服务,但服务反馈机制缺失,影响服务质量。他提议构建动态高效的服务反馈平台,加强与创业者沟通,根据需求优化服务。
李立军院长围绕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发言。三峡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和地方政策,还出台了校内优惠政策,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宣传不到位和申请流程繁琐的问题。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简化申请流程,提高政策可及性。
夏星院长探讨了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湖北工业大学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了众多资源,但各主体协同合作不够紧密。他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促进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机构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唐明生院长分享了湖北文理学院的经验。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存在差异。他建议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根据学生专业和职业规划精准匹配实习岗位。
在补充交流环节,其他高校代表也踊跃发言。武汉科技大学代表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数字赋能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数字化转化。长江大学代表建议优化科研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中南民族大学代表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管理和生态问题,提议构建多方协同的教育体系,打造区域创新经济圈。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高校创新创业应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业促进就业,为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她介绍了省人社厅在推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系列举措,包括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拓展培训与政策覆盖、扶持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高校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博士后创新创业、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宣传推广等。此外,她还提出设立创新创业实训营的设想,通过筛选种子选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流程支持。
会议最后,省人社厅与武汉理工大学就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各高校代表参观了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运行中心(IOC)和创业学院梦工场,现场体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此次座谈会为在鄂高校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各高校代表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落实会议精神,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校际、校企合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詹天成
审核:彭华涛、喻平